皈依道、經、師三寶的含義
時間:2018-08-23 來源:八仙宮網絡平臺整理
作者:赤水老人
我們知道剛入玄門的同道要皈依道經師寶,而且要學習五戒或九戒并受持??晌覀冎牢覀兯Х畹牡澜泿煹暮x嗎?
道教的三皈依,即皈依、奉行道、經、師寶。那么“道經師”分別是什么呢?
太上無極大道(道寶):《道德經》中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獨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為天地母。吾不知其名,強字之曰:道,強為之名曰:大。”《清靜經》中曰大道無形,生育天地;大道無情,運行日月;大道無名,長養萬物。“道”無所不包、無所不生、無所不在,先天地生,既是法則也是規律,超越時間空間的高緯度,天地運化混生一炁,分二為陰陽合而順昌的宇宙本源。
三十六部尊經(經寶):《云笈七簽》說,三洞者,謂洞真、洞玄、洞神是也。天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真教主;靈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玄教主;神寶君說十二部經為洞神教主。故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經。經,徑也;經典是祖師留下的窗口,是紐帶,是橋梁,是心路歷程及心得體會的“志”的體現,思想道德行為皆在經也。古人云:書猶藥也,善讀之可以醫愚。不吃飯則饑,不讀書則愚。重陽祖師在《立教十五論》中說:學書之道,不可尋文而亂目,當宜采意以合心。舍書探意、采理,舍理采趣,采得趣,則可以收之入心,久久精誠,自然心光洋溢,智神踴躍,無所不通,無所不解。若到此,則可以收養,不可馳騁耳,恐失于性命。若不窮書之本意,只欲記多念廣,人前談說,夸訝才俊,無益于修行,有傷于神氣,雖多看書,與道何益?既得書意,可深藏之。
玄中大法師(師寶):指太上老君。講到“師寶”看到有人說 “師寶”是出家道士,本人也有不同的看法:師寶者五行全形,五炁具備,其涵義是尊敬道教歷代得道祖師、仙真學習他們的優點,并非單指出家道眾。但是釋教確有這樣的說法:“僧寶,即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。”出家人(乾坤)道,也會存在人性的弱點、缺點和不足,也需要不斷的修持,達到內外清靜、道德齊備。觀那些不守規矩戒律之人,人前裝做得到高道模樣到處講法,連鬼神也要撫肚笑之,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。全真無全真之律,正一無正一之法,豈不讓社會大眾所笑話?
現在正是修行的好時代,道門君子需發憤圖強,恪守本分,掃除諸障礙,燃自身真性種子,度己度人,作不世之功,回報國家、祖師恩典,重現金蓮萬朵開。
相關熱詞搜索:居士
上一篇:溯本清源,還原本來的“天蓬元帥”
下一篇:嫉賢妒能,是道教徒的修真阻礙
分享到:
收藏
